WK綜合論壇, WK综合论坛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注册
查看: 386|回復: 1

[中外文學] 黃帝內經 靈樞 五變

[複製鏈接]
累計簽到:2696 天
連續簽到:1 天
發表於 2020-6-10 08:03:44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VIP精品區,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,輕松賺金幣
加入VIP,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,超級棒
         黃帝問於歧伯曰:人之血氣精神者,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;經脈者,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、濡筋骨,利關節者也;衛氣者,所以溫分肉,充皮膚,肥腠理,司開闔者也;志意者,所以御精神,收魂魄,適寒溫,和喜怒者也。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,營复陰陽,筋骨勁強,關節清利矣;衛氣和則分肉解利,皮膚調柔,腠理緻密矣;志意和則精神專直,魂魄不散,悔怒不起,五臟不受邪矣;寒溫和則六腑化榖,風痺不作,經脈通利,肢節得安矣,此人之常平也。五臟者,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;六腑者,所以化水榖而行津液者也。此人之所以具受於天也,無愚智賢不肖,無以相倚也。然有其獨盡天壽,而無邪僻之病,百年不衰,雖犯風雨卒寒大暑,猶有弗能害也;有其不離屏蔽室內,無怵惕之恐,然猶不免於病,何也?願聞其故。
$ j- i: Z. a$ S3 u2 @: E: ^   黃帝問岐伯道:人的血氣精神,供奉著生命的營養而遍及生命的方方面面。人的經脈,是供氣血通行和陰陽運行、滋潤筋骨、滑利關節的。人的衛氣,是溫養肌肉,充養皮膚,滋養腠理,掌管皮膚汗孔和腠理開合的。人的志意,是統領精神活動,控制魂魄,調節人體機能以適應寒暑變化,調和喜怒情緒的。因此,血氣和調就會使經脈通暢,從而使榮養遍及全身內外陰陽,筋骨強勁,關節潤滑靈利;衛氣和調就會使肌肉舒展滑利,皮膚柔軟且色澤協調,腠理細密。志意和順就會使精神集中,思維正常,魂魄守身而不散,怨恨憤怒不致發作,如此則五臟不受外邪侵擾;如果能適應寒暑氣候變化,就會使六腑正常消化運行所吃的穀物,使得風痺不會發生,經脈通暢,四肢關節的活動平安正常。以上這些就是人體正常的生理狀態。五臟,是孕藏精神血氣魂魄的;六腑,是消化水穀而輸送化成的津液到全身去的。五臟六腑都是人與生俱來的,沒有愚蠢和聰明的人、賢良和不肖的人的區別。各種人都沒什麼兩樣。但有的人獨享天壽,健康長壽而且沒有外邪所致的疾病,活到高齡而不衰老,有時雖然觸犯了風雨、暴冷、大暑等致病因素,還是不受外邪的侵害,而有的人終日不離遮蓋和室內,也沒有感受到驚恐,但仍然不免常常生病,這是因為什麼?我想了解其中的原因。: U3 g. F7 O; Y  |- _4 y5 f# T& f+ P7 l
3 A# W& E2 C$ s! A
   歧伯曰:窘乎哉問也。五臟者,所以參天地,副陰陽,而運四時,化五節者也;五臟者,固有小大、高下、堅脆、端正、偏傾者,六腑亦有小大、長短、厚薄、結直、緩急。凡此二十五者,各不同,或善或惡,或吉或兇,請言其方。
4 ~% B' p0 V; }- j4 z. S0 w& ~   岐伯回答道:問得真是個難題啊!五臟,是與天地相對應,與陰陽相配,與四季相連,與五時變化相適應的。五臟,本身固然有體積大小、位置高低、本質堅脆、位置偏正的區別,六腑,本身也有大小、長短、厚薄、曲直、緩急的不同。大凡五臟六腑所具有的這二十五種差別,各不一樣,善還是惡,吉還是兇,請讓我講解其中的差別。
: x5 \! D2 R" K7 s/ x9 G2 }  p+ Z3 A$ T; o/ |$ _
   心小則安,邪弗能傷,易傷以憂;心大則憂,不能傷,易傷於邪。心高則滿於肺中,悗而善忘,心難開以言;心下,則藏外,易傷於寒,易恐以言。心堅,則藏安守固;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。心端正,則和利難傷;心偏傾則操持不一,無守司也。
6 K6 A! w! t- `" y* Z   人的心臟體積小,就會使心氣安定,外邪不能傷害到它,但容易為內憂所傷;人的心臟體積大,內憂就不能損傷到它,但容易被外邪所傷。心臟位置高,就會壓迫肺部,使肺竅閉寒,從而感到煩悶,愛忘事,難於用言語解除胸中的煩悶;心臟位置低下,就會使臟氣渙散,易為寒邪所傷,也容易被言語恐嚇。心臟堅實,就會使神氣安定、內守且堅固;心臟脆弱,就會神氣柔脆,易患消癉和中焦熱的病。心臟端正,就會使臟氣和利,不易受到外邪傷害;心臟偏斜不正,就會使神氣不定,因而操持事務不能專一,沒有堅持性。
1 y+ C9 K& l  o1 |% }6 g) o1 [! }7 A1 s9 i3 l, N  v, a
   肺小,則少飲,不病喘喝;肺大則多飲,善病胸痺、喉痺、逆氣。肺高,則上氣,肩息咳;肺下則居賁迫肺,善脅下痛。肺堅則不病,咳上氣;肺脆,則苦病消痺易傷。肺端正,則和利難傷;肺偏傾,則胸偏痛也。
+ M. s# @$ z  [* O5 O   人的肺體積小,飲水就少,也不得氣喘病;肺的體積大,飲水就多,易得胸痺、喉痺、逆氣等病。肺的位置高,向上壓迫缺盆,就會發生氣逆向上,兩肩聳動而喘息,咳嗽;肺的位置低下,就會緊擠膈膜,壓迫心臟,造成脅下經常疼痛。肺臟堅實,就會不患咳病和氣逆向上的病;肺臟脆弱,就會易患消癉病,也容易被外邪傷害。肺臟生得端正,就會使肺氣協調通暢,外邪難傷;肺臟生得偏斜,就會使偏斜處的胸脅疼痛。
' _4 \$ Q# w" B$ h1 D- G0 y! y, J/ a9 j& |+ l1 H9 M, d* b: |
    肝小則臟安,無脅下之病;肝大則逼胃迫咽,迫咽則苦膈中,且脅下痛。肝高,則上支賁切,脅挽為息賁;肝下則逼胃脅下空,脅下空則易受邪。肝堅則藏安難傷;肝脆則善病消痺,易傷。肝端正,則和利難傷;肝偏傾,則脅下痛也。- ?2 N) R0 ~& y- |9 M/ Y# K. X& G
   人的肝臟體積小,則臟氣安定,脅下部位不生病;肝臟體積大,就會壓迫胃脘並牽連咽部,造成食不下的膈中症,而且脅下疼痛。肝臟位置高,就會向上撐起膈膜,造成脅下悶脹,成為息賁病;肝臟位置低,就會壓迫胃脘,造成脅下空虛,脅下空虛就易受外邪侵擾。肝臟堅實,就會使肝氣安定,外邪難傷;肝臟脆弱,就會易患消癉病且易被外邪所傷。肝臟位置端正就會使肝氣和順通暢,外邪難傷;肝臟位置偏斜,就會造成脅下疼痛。
" W" t. X8 Z$ a# W  P/ @4 h2 a& n0 W& w( n
   脾小,則臟安,難傷於邪也;脾大,則苦湊而痛,不能疾行。脾高,則□引季脅而痛;脾下則下加於大腸,下加於大腸,則臟苦受邪。脾堅,則臟安難傷;脾脆,則善病消痺易傷。脾端正,則和利難傷;脾偏傾,則善滿善脹也。; i+ D* C6 S; [* Q1 f+ R9 n
   人的脾臟體積小,則臟氣安定,不易被外邪傷害;脾臟體積大,則脅下空軟處疼痛,不能快步行走。脾臟位置高,充塞脅下空軟處,牽連小脅疼痛;脾臟位置低,向下壓於大腸之上,這樣,容易受外邪侵擾。脾臟堅實,就會使臟氣安定,外邪難傷;脾臟脆弱,就會易患消癉病且易受外邪傷害。脾位置端正就會使脾氣和順通暢,外邪難傷;脾位置偏斜就易生滿脹之病。
  C- P" `3 k( [: f2 Q# B/ ^: t4 W" ?1 F' S# T! I1 i
   腎小,則臟安難傷;腎大,則善病腰痛,不可以俯仰,易傷以邪。腎高,則苦背膂痛,不可以俯仰;腎下則腰尻痛,不可以俯仰,為狐疝。腎堅,則不病腰背痛;腎脆,則善病消癉,易傷。腎端正,則和利難傷;腎偏傾,則苦腰尻痛也。凡此二十五變者,人之所苦常病。
+ }' k% k2 b6 t! i. \$ \   人的腎臟體積小,則臟氣安定,外邪難傷;腎臟體積大,則易患腰痛病,不能彎腰弓腰,易為外邪所傷。腎臟位置高,就會患脊背疼痛,不能彎腰弓腰;腎臟位置低,就會腰尻部疼痛,不能彎腰弓腰,且並發陰狐疝氣。腎臟堅實,就不會得腰背疼痛一類的病;腎臟脆弱,就易患消癉病且易為外邪所傷。腎臟位置端正,就會使腎氣和順通暢,外邪難傷;腎臟位置偏斜,就易生腰尻疼痛。以上五臟大小、高低、堅脆、正偏等二十五種不同變化之處,就是人經常生病的原因。& d4 ?" C& u, ^6 w* Q. s- L* C# T

6 A- A; N- B5 Z2 n   黃帝曰:何以知其然也?) |) X5 r% x& {6 B$ ^! p
   黃帝問:怎麼了解五臟的大小、高低、堅脆、正偏的情況呢?
/ ^& H/ F6 {' N) ~% u# h- }2 x/ w
7 {3 f' A! B! V, o+ J2 E" J% W   歧伯曰:赤色小理者,心小;粗理者,心大。無夠骷者,心高;骼骷小、短舉者,心下。骼骷長者,心下堅;骼骷弱小以薄者,心脆。骼骷直下不舉者,心端正;夠骷倚一方者,心偏傾也。
- D" ~( k9 J% e8 P6 b   岐伯說:膚色赤紅,紋理細密的,心臟小;紋理粗疏的,心臟大。胸前不顯劍突的,心臟位置高;胸前劍突小、短且雞胸,心臟位置低。胸前劍突長的,心臟堅實;胸前劍突薄弱而小的,心臟脆弱。胸前劍突直下偏斜又不突起的,心臟位置端正;胸前劍突偏倚一邊的,心臟位置偏斜不正。
: s1 ~: _, w+ J) R8 E$ V) `; o. q4 Y
   白色小理者,肺小;粗理者,肺大。巨肩反膺陷喉者,肺高;合腋張脅者,肺下。好肩背厚者,肺堅;肩背薄者,肺脆。背膺厚者,肺端正;脅偏疏者,肺偏傾也。
+ p/ m2 ]% }. b8 U   膚色發白,紋理細小的,肺臟小;紋理粗疏的,肺臟大。兩肩巨大,胸突向外,咽喉內陷的,肺臟位置高;兩腋內收,兩脅張開的,肺臟位置低。肩背厚實的,肺臟堅實;肩背薄的,肺臟脆弱。前胸後背寬厚的,肺臟端正;前胸偏斜的,肺臟偏傾。2 Q! {: c6 \( Z! B

  p0 \8 {) F+ K* z8 d9 {0 x   青色小理者,肝小;粗理者,肝大。廣胸反骹者,肝高;合脅兔骹者,肝下。胸脅好者,肝堅;脅骨弱者,肝脆。膺腹好相得者,肝端正;脅骨偏舉者,肝偏傾也。  ^- q# L$ J8 v% I8 ~6 p& Y/ f- x
   皮膚膚色發青,紋理細小的,肝臟小;紋理粗疏的,肝臟大。胸寬肋骨突起的,肝臟位置高;兩脅內收,肋骨低合如兔的樣子,肝臟位置低。胸脅生得健壯的,肝臟堅實;脅骨軟弱的,肝臟脆弱.胸部腹部健壯勻稱的,肝臟端正;脅骨偏斜突起的,肝臟偏傾。
9 \3 k0 P8 i# z; A
* \5 V$ m. s& i8 g% j) i   黃色小理者,脾小;粗理者,脾大。揭唇者,脾高;唇下縱者,脾下。唇堅者,脾堅;唇大而不堅者,脾脆。唇上下好者,脾端正;唇偏舉者,脾偏傾也。8 e5 s, M* N" N, B% x0 o, |+ v
   皮膚膚色發黃,紋理細小的,脾臟小;紋理粗疏的,脾臟大。嘴唇上翻的,脾臟位置高;嘴唇下垂而大的,脾臟位置低下。嘴唇堅實的,脾臟堅實;嘴唇大而不堅實的,脾臟脆弱。嘴唇上下端正勻稱的,脾臟端正;嘴唇偏斜上聳的,脾臟偏傾。' h5 w9 A+ N' z. O1 G

+ ~* Q1 b4 q: S: v   黑色小理者,腎小;粗理者,腎大。高耳者,腎高;耳後陷者,腎下。耳堅者,腎堅;耳薄不堅者,腎脆。耳好前居牙車者,腎端正;耳偏高者,腎偏傾也。凡此諸變者,持則安,減則病也。% j3 @0 g  w4 r" S" O
   皮膚膚色發黑,紋理細小的,腎臟小;紋理粗疏的,腎臟大。兩耳高,腎臟位置高;兩耳向後下陷的,腎臟位置低。耳朵堅厚的,腎臟堅實;耳朵薄而不堅實,腎臟脆弱。兩耳堅厚正長在頰車前的,腎臟端正;兩耳一側偏高的,腎臟偏傾。以上五臟的各種變化,雖有差異,但注意調養,保持平衡,就可以安定無病,如果不加調養,不注意保健,就會生病。% j4 g* t* X7 h$ u; H7 p4 n

0 v" N( C" V& j3 W1 T! k+ o   黃帝曰:善。然非餘之所問也,願聞人之有不可病者,至盡天壽,雖有深擾大恐,怵惕之志,猶不能減也,甚寒大熱,不能傷也;其有不離屏蔽室內,又無怵惕之恐,然不免於病者,何也?願聞其故。
' l6 P; X4 _  A( Y# r3 @) s" G
   黃帝說:講得好。但這些不是我所問的問題。我想了解有的人不生病,直到老年高齡,雖有深深的憂慮和恐懼相加,但還是不能傷害他;嚴寒酷熱,也不能傷害他,而有的人終日不離屏障室內,又沒有憂恐相加,但仍然不免生病,這是為什麼?我想了解其中的道理。
$ ^8 s3 h# `: _+ U0 h9 K8 [- n: d  {+ o; h( v& @
   歧伯曰:五臟六腑,邪之舍也,請言其故。五臟皆小者,少病,苦憔心,大愁擾;五臟皆大者,緩於事,難使於擾。五臟皆高者,好高舉措;五臟皆下者,好出人下。五臟皆堅者,無病;五臟皆高者,不離於病。五臟皆端正者,和利得人心;五臟皆偏傾者,邪心而善盜,不可以為人平,反覆言語也。
/ r5 W  J" d( u+ S2 O   岐伯說:五臟六腑脆弱而偏傾的,就是邪氣滯留之地,請讓我說明其中的道理。五臟都小的,生病少,卻經常焦心思慮,多憂愁;五臟都大的,做事遲緩,但難於使他憂愁。五臟的位置都高的,舉止好高騖遠,不切實際;五臟的位置都低的,意志薄弱,甘居人下。五臟都堅實的,不生病;五臟都脆弱的,疾病纏身。五臟位置都端正的,性情和順,淡薄名利,易得人心;五臟位置都偏傾的,心眼邪佞,經常偷盜,沒有做人的準則,甚至到達言而無信的地步。: e1 a9 e, ?$ j$ q

& Y( H* \' A: _. i: W: m: N9 J# T  f   黃帝曰:願聞六腑之應。

5 ~) k" u; g4 K, J: z   黃帝問:我想要了解六腑與身體其它部位的相應關係。1 F- |2 C  t4 u

7 k/ C# M6 m$ a$ B! Z1 A: |% D   歧伯答曰:肺合大腸,大腸者,皮其應;心合小腸,小腸者,脈其應;肝合膽,膽者,筋其應;脾合胃,胃者,肉其應;腎合三焦膀胱,三焦膀胱者,腠理毫毛其應。
4 `# x8 P* r  S7 o9 |3 E
   歧伯說:肺與大腸表里之氣相同,因此大腸的情況,表皮可以反應。心與小腸表理之氣相同,因此小腸的情況,血脈可以反應。肝與膽表里之氣相同,因此膽的情況,筋可以反應。脾與胃的表里之氣相同,因此胃的情況,肌肉可以反應。腎與三焦膀胱表里之氣相同,因此三焦膀胱的情況,毫毛腠理可以反應。7 J- h, L- |" n
2 l8 T9 H0 N+ A. P6 W; I3 k
   黃帝曰:應之奈何?
+ e4 J( f2 f8 h! K* `- N   黃帝說:怎麼觀察判斷這種相對應的情況?; O6 a* o9 s, _4 F6 E) P
' R# \0 T3 v' t2 E* j8 O
   歧伯曰:肺應皮。皮厚者,大腸厚,皮薄者,大腸薄;皮緩,腹里大者,大腸大而長;皮急者,大腸急而短;皮滑者,大腸直;皮肉不相離者,大腸結。
* b& t' Z7 u3 N# p) V- B! t   岐伯說:皮膚反應肺的情況,肺與大腸表里之氣相同,所以皮膚也反應大腸情況,皮厚的,大腸就厚;皮薄的,大腸就薄。皮膚鬆弛,腹肥大的,大腸縱緩且長;皮膚發緊的,大腸就緊而短。皮膚滑潤的,大腸就滑潤;皮膚肌肉不相附著的,大腸就紆曲且不滑潤。  Z* ?! a& W$ m
4 P& _4 Z( r0 W# h! u3 w
   心應脈,皮厚者,脈厚,脈厚者,小腸厚;皮薄者,脈薄,脈薄者,小腸薄;皮緩者,脈緩,脈緩者,小腸大而長;皮薄而脈衝小者,小腸小而短。諸陽經脈皆多紆屈者,小腸結。
  b. ~9 Z; w& l: q% v   血脈反應心的情況,心與小腸表里之氣相同,所以血脈也反應小腸情況,而脈在皮中。因此皮厚的,血脈也厚,血脈厚的,小腸就厚;皮薄的,血脈也薄,血脈薄的,小腸就薄。皮膚鬆弛的,血脈弛緩,血脈弛緩;小腸就大而長;皮膚薄而血脈虛少的,小腸就小而短。六陽經都多有紆屈的,小腸就紆曲不滑潤。0 C$ ?; l! ?, q  E
8 O+ o  g' e; P+ k' B2 f7 X
   脾應肉,肉胭堅大者,胃厚;肉胭糜者,胃薄。胃不堅;肉胭小而糜者胃不堅,肉胭不稱身者胃下,胃下者,下管約不利。肉胭不堅者,胃緩;肉胭無小里累者,胃急。肉胭多少裡累者,胃結,胃結者,上管約不利也。

  G! Z3 w! u. j& X1 s( e( K/ E# u   肌肉反應脾的情況,脾與胃表里之氣相同,所以肌肉也反應胃的情況,因此體表肌肉堅實而隆起的,胃壁肌肉就厚;體表肌肉細小的,胃壁肌肉就薄。體表肌肉小而薄的,胃不堅實;體表肌肉與身體不相稱的,胃的位置低下;胃的位置低下的,向下壓迫幽門,大小便不通暢。體表肌肉不堅實的,胃體就縱緩;體表肌肉上沒有小疙瘩的,胃體就緊縮:體表肌肉上小疙瘩很多的,胃體紆屈;胃體紆屈的,胃的賁門就受到擠壓,飲食就會不利。
9 C8 C5 n* D) K
7 x9 }* z) Y( y! q) z+ d  B   肝應爪,爪厚色黃者,膽厚;爪薄色紅者,膽薄;爪堅色青者,膽急;爪濡色赤者,膽緩;爪直色白無約者,膽直;爪惡色黑多紋者,膽結也。, n" n4 g+ @( R& |$ L
   指甲反應肝的情況,而肝主筋,指甲是筋之餘。肝與膽表里之氣相同,所以指甲也反應膽的情況。因此指甲厚且色澤發黃的,膽就厚;指甲薄且色澤發紅的,膽就薄。指甲堅硬,色澤發青的,膽緊縮;指甲潤澤,色澤發赤的,膽縱緩。指甲平直,色澤發白且無紋的,膽道通暢;指甲畸形,色澤發黑且多紋的,膽道淤結不通。
& Q/ [* I( U4 {. i+ C4 I) \& g0 c
- P+ E2 ^: s& S" S   腎應骨,密理厚皮者,三焦膀胱厚;粗理薄皮者,三焦膀胱薄;疏腠理者,三焦膀胱緩;皮急而無毫毛者,三焦膀胱急。毫毛美而粗者,三焦膀胱直,稀毫毛者,三焦膀胱結也。
0 S# W$ Z3 }6 ?9 J   骨反應腎的情況,腎與三焦膀胱表里之氣相同,所以骨也反應三焦膀胱的情況,而從皮膚腠理中可看出骨和三焦膀胱的情況。因此皮膚紋理細密且厚實的,三焦膀胱就厚;皮膚紋理粗疏且皮薄的,三焦膀胱就薄。腠理疏鬆的,三焦膀胱就縱緩;皮膚緊繃而沒有毫毛的,三焦膀胱就緊縮。毫毛順眼而且粗的,三焦膀胱就通暢;毫毛稀疏的,三焦膀胱就淤結不通。4 V) E3 {4 f: A0 ~

; A+ ^0 q0 L& S: T, ~2 v   黃帝曰:厚薄美惡,皆有形,願聞其所病。( d! u" o% i7 f& S
   黃帝說:五臟六腑的厚薄好壞都有一定的表現,我想知道如何發現它們的病。
) E( `; K, k2 g0 w$ B
6 q3 h, o: A& X7 ]( a   歧伯答曰:視其外應,以知其內藏,則知所病矣。
/ T7 Z( j, n/ t# K. M5 V* `4 ^   岐伯回答道:觀察五臟六腑在外的反應,通過外在徵候來了解內臟的情況,就可以知道病在哪一個臟腑。

6 d! t! ?$ ~' [# m- ?
回復

舉報

累計簽到:2696 天
連續簽到:1 天
 樓主| 發表於 2020-6-11 10:07:15 | 顯示全部樓層
VIP精品區,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,輕松賺金幣
加入VIP,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,超級棒
更正主題名稱   黃帝內經 靈樞 本藏
 分享同時學會感恩,一句感謝的話語,就是最大的支持!  歡迎交流討論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册

本版積分規則
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